为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按照我会的整体安排,将陆续开启国学“论道”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会员搭建交流平台,于品读经典中精进自我。 8月9日下午,在我会论道厅举行了2025首场“论道”活动。本次论道活动以《论语》为主线,经提前预约,有14名会员及1名喜爱国学的儿童参加活动,共同开启了这场跨越千年的思想对话。当日细雨微蒙,淅沥雨声似为这场古今对话弹琴伴奏,为论道增添了几分静谧悠远的氛围,更显传统文化浸润心灵的温润质感。 论道活动由副会长张珒源主持,学术带头人王炳中出席并进行论道点评和总结。

本期论道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赵书彭、孙茂辰、段小利、靳腾达、佟易谦、庞德智、王明、赖湛文、杨雅乔、李祉英、郑天娇、吴震、张珒源先后发言。 赵书彭首先分享对《论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解,认为其可践行于日常,以“孝悌忠信慈”为准则、“温良恭俭让”为根基,《论语》重修身,“仁”与“礼”为处理社会关系提供指引。孙茂臣结合自身经历谈《论语》感悟,称曾因“三十而立”而焦虑,后从多部经典中获启发,认为《论语》侧重言行规范实操,还解读开篇三句并与女儿分享,认为其有益身心修养。段小利认为《论语》中常被忽略的道理对个人、家庭及生活工作有指导意义,重点分享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与时偕行的感悟,强调其对现实的启示,值得研究交流。靳腾达围绕《论语》“吾日三省吾身”分享感悟,其微信名源于此句,认为践行需接纳不足并坚持阶段性反省,如项目管理中记录总结助个人与团队成长,此为“学而时习之”的体现。佟易谦结合女性视角,分享了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论语》的感悟。王明分享了反推式读《论语》方法,以焦虑、内耗等为例指出《论语》是提升智慧的源泉,并重点解读“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认为其给出了具备“翻篇”能力、避免内耗的答案。庞德智分享了自己研读《论语》方法的感受,赖湛文提出了对《论语》中“君子固穷”等的疑惑,杨雅乔谈了对《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受,李祉英谈了对《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见解,郑天娇谈了对《论语》思想“正人先正己”的感悟,张珒源结合工作实际谈了对《论语》的切身感受…… 活动开始前,吴岱燃小朋友还一字不错地为大家全文背诵了《千字文》,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 




![IMG_4822[1] IMG_4822[1]](http://www.syzyyj.cn/uploadfile/ueditor/image/202508/1755051179bf0235.jpg)

最后学术带头人王炳中,对大家的论道发言给予点评,解答部分疑惑,并从三个层面围绕《论语》谈了自己的感悟。 
一、研读《论语》的重要性。 《论语》是儒家祖典,通读《论语》,基本可以全面系统了解儒家思想。 《论语》是孔子之言和部分孔子弟子之言的荟萃,涉猎哲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等方方面面,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其最重要的价值是教导人们积极有为,参悟并践行之,便可更好地修身、齐家、治业。 二、当代应该如何面对《论语》? 首先要深刻地学习,其次要更好地传承,从个人、企业、群体直至国家、民族等角度看,《论语》都值得学习和更好地传承。学习和传承的目的是践行,要把《论语》的精神、智慧落到实处,使之更好地为当代服务。 三、研读《论语》有何具体价值? 1.孩子掌握了《论语》,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为将来美好人生打下基础。 2.成人真正领悟了《论语》的精髓,便可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成人真正领悟了《论语》,家庭、人生就会更幸福。 4.更多国人参悟了《论语》,国家民族就会更具凝聚力,就会更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王炳中老师最后总结道,《论语》阐发的儒家思想并非重精神轻物质,而是主张精神先导,精神与物质同步发展,“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与中国历史两千年辉煌的结果是一致的。 “论道”活动我会将持之以恒地举办下去,下半年还将举办针对儒家经典《中庸》的论道活动,欢迎广大会员届时抢位参加。
沈阳市周易研究会秘书处 2025年8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