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22 | 来源: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 浏览次数:0 |
2017年11月21日,我会首期《周易实用基础》工作日班在沈阳市周易研究会会址正式开课。本次课程由我会副会长王成桓老师主讲。《周易实用基础》课程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门径,是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学习《周易》及儒道哲学的钥匙,是研读《周易》各分支学科包括易理、预测学、风水学、人相学、中医学、养生学等等的必备知识体系。 图为王成桓老师授课现场 王老师带领学员进行易学课前礼 本次课程王老师从最基础的阴阳理论开始讲起,阐明了阴阳之道在医学、诗词曲赋、书画艺术、为人处世之道和风水学中的体现。再深入探讨了五行与自然、历史、姓名学、茶文化、音乐、医学、人相之间的关系,层层深入。大家都极为认真的听讲并融入其中。 课间,王炳中会长到场看望学员,与学员亲切合影并发布精彩讲话。王炳中会长首先代表沈阳市周易研究会欢迎各位学员来到今天的易学课堂,指出这次开设的《周易实用基础》工作日班是我会一次全新的尝试,是为了践行我们研究会弘扬易学文化这一使命,让周末不休息的易学爱好者能有一个学习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易学学习的行列中。会长的讲话从以下四点展开: 一、我们要抓住当今这个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现在是建国以来易学文化乃至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好的历史时期,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传统文化非常的重视,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取了扎实有效的具体步骤。十九大对“文化自信”又进行了深入阐发。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会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二、我们要坚持践行“理用兼顾”这一会训。周易包含两大分支,一是思想部分即易理部分,它深深地影响着人的灵魂。第二分支就是实用体系部分。从易的产生,到易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没有一个时期是理用分离的。易理和实用体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用易之理,指导自己的人生,使人生更豁达,更幸福。 三、易学是所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无论研究传统文化的哪个方面,都应该追根溯源。《易》是文化的源头活水,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思想都来源于《易》。我会开展的《周易实用基础》这门课,不单单是大家进入周易各领域的敲门砖,同时也是进入国学的其他领域、各科各支脉最好的路径。 四、培养人才、造福社会是我会一直坚持和践行的使命。我会长久以来一直在搭建一个系统、规范的教学平台,为的就是要创造更好的条件,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我会多年来的坚持,也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很多在全国获奖的优秀易学人才,都是从我们研究会的课堂走出去的。我们要不断践行我们的使命,把培养优秀的易学人才这条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王炳中会长现场讲话 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秘书处 2017年11月22日 |
上一篇:沈阳市周易研究会2017年第二次专家会议召开 |
下一篇:易道书画研究院代表我会参加书画作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