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8 | 来源: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 浏览次数:0 |
“2018世界华人企业家领袖暨国际易学名家祭拜伏羲大典、中国易道文化与企业管理高峰论坛”于2018年4月13日——16日在河南淮阳和周口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易学专家学者300余人及部分企业家参与大典。易学应用前辈邵伟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张志哲,东南大学教授、博导李仕澄,宁夏粮食局原局长、周易学会会长王少英,当代奇门遁甲第一人刘广斌,台湾中华风水命相学会理事长吴睿志,以及易学名家、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张艺馨、宋国元、潘长军、唐梦华、邵金帝、任纪光、刘明、贾双萍、刘梅等出席盛典。 大典按照历代传统祭祀模式举办,供奉了三牲、五谷、九果等贡品,鸣二十八响礼炮。贵宾依次献花、敬酒、敬茶、敬香。大典由宁夏粮食局原局长、宁夏周易学会会长王少英主持,81岁高龄的华东师范大学博导张志哲教授宣读祭文。中国易道文化与企业管理高峰论坛由组委会常务主席、秘书长李升涛主持。 我会王炳中会长以大典执行主席的身份应邀出席,在大典上向伏羲敬献了花篮,主持了大典学术论坛主会场,并发表了专题学术演讲。王炳中会长在开幕式致辞中重点阐述了以下四点: 第一,对主办方连续举办七届祭拜伏羲大典表示赞赏,功莫大焉! 第二,易学研究者都应该尽早到伏羲都城来一次寻根问祖,有助于找到易的根源。因为易学的根在伏羲易,而不是《易经》,也不是《周易》。研究易学一定要从根源上求索。 第三,研究易学要与时偕行。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现代的人文理念来研究《周易》的哲学思想以及面对《周易》的实用体系。更多地和现代理念结合,现代社会讲求大数据,易学应用完全可以用数据说话。 第四,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实实在在地开启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篇章。党中央下发了相关文件之后,中央各部委都在扎扎实实地做落地的工作。科技部把阴阳五行纳入了《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教育部把“木火土金水”五行纳入了小学一年级教材当中,太极图进入了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中,去年上海的作文题目是“预测”;广电总局,把易学的很多元素纳入了影视作品当中,比如《唐人街探案2》讲述的是用五行原理来探案。这些落地的举措真是可喜可贺,令我们欣慰。 我会组成了由王成桓副会长带队的十人团队参加大典。王成桓副会长出任论坛副主席。常务理事、专家李祉英担任大典组委会委员,常务理事专家徐雅萱、理事专家张磊担任论坛专家委员。我会出席大典的还有:理事候补专家桑程光、候补专家吕志光、会员李乔滢、王慧君、盖娟,也获得了嘉宾荣誉。王成桓副会长以论坛副主席的身份在大典上向伏羲敬香,并主持了论坛分会场,体现了较强的控场能力。徐雅萱发表了题为“周易解读中华文字”的学术演讲,颇受好评。 淮阳是伏羲都城,也是伏羲陵寝所在地。伏羲陵为中国十八大名陵之首,占地875亩,规模宏大,肃穆庄严,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1次御祭;建国50载,两位总理拜谒,威严有加的朱镕基总理,虔诚谒陵之后,一改从不题词的常规,欣然题写“羲皇故都”匾额。 伏羲乃中华文明的始祖,是易学文化的创始。大约七千年前,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画出了八卦,开启了博大精深的易学文化;也“一画开天”,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先河。有了伏羲易的开端,才有了周文王的《易经》和孔子的《易传》。研究《周易》,必须从伏羲易开始! 大典论坛结束后,我会组织了与会人员的游学活动,同赴老子故里鹿邑,共同向老子行三拜之礼,感悟老子的智慧;共赴三国魏都许昌,领略了曹操的气度与豪迈,重温了三结义的情怀。在历史长河的浏览中,通过一个个历史文化符号,大家深切感受到易文化的群经之首地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智慧,践行使命;快乐周易,流连忘返! 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秘书处 2018年4月28日 |
上一篇:沈阳市周易研究会易道书画研讨会隆重召开 |
下一篇:我会第十期风水学基础培训班正式开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