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20 | 来源: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 浏览次数:0 |
沈阳市周易研究会2018年专家选拔考试暨第三届传统文化演讲比赛于3月17日、18日进行。17日全天和18日上午,在明易堂分科进行专家选拔笔试考试。除原专家外,十余名新成长起来的非专家优秀会员也热情参与,积极应考。本次考试笔试部分包括易理、六爻预测学、四柱命理学、风水学及姓名学共五个科目,参加选拔者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结构进行了一科或多科的选报。 本次考试严谨正规,试卷提前封存,现场开封,试后也立即封档。考试当天,我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成桓老师为主考官,宣布考场纪律,每人一桌,手机一律关机并放在统一位置,不准携带任何和考试相关的资料。对于本次考试,王炳中会长给予高度关注,并亲自到场巡视,对积极参与的会员给予鼓励,大加赞赏,同时强调了本次选拔测试的重要性。 为了把易学水平高、与我会同呼吸、共命运的优秀会员选拔到专家团队中来,我会对专家团队采取动态管理。我会专家选拔考试已连续进行多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考试科目的设置,既反映了服务社会的需要,又体现了我会“理用兼顾”的会训理念以及“研究与应用结合,弘扬携快乐同步”的学术思想。通过考试,督促了原专家不断学习,与时偕行,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把新成长起来“德易双修”的优秀会员又及时吸纳到我会专家队伍中来,以便更好地实现我会“造福社会”的会训理念。我会专家近几年在全国易学考试中均能取得突出成绩,与我会专家选拔考试具有直接关系。 3月18日下午,在我会明易堂举办了第三届传统文化演讲比赛,会长王炳中,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婧怡全程出席本次大赛,王成桓副会长主持,共有8位参赛者带来了精彩的国学演讲。 图为本次比赛的参赛选手 40余名我会会员参加本次活动并参与投票。本次比赛采取抽签形式决定演讲人出场顺序。每人限时20分钟。要求参赛者的演讲题材包括易学各门类及儒道等国学体系,内容要完整、通俗、逻辑性强。经所有参与人员现场投票,现场计票,现场合票,最后,评选出前三名,获得一二三等奖。张珒源获得第一名,荣芷昕获得第二名,李沐榕获得第三名。 王炳中会长为获奖者颁奖 本次比赛的最后,王炳中会长发表讲话,并对本次演讲大赛进行了点评。 一、举办国学演讲大赛是我会会训理念的具体实施步骤 作为一个肩负着传承、弘扬国学、易学文化使命的社会组织,我会一直致力于培养五种人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教授型人才、演讲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高素质的演讲型人才队伍,是我会弘扬国学文化的保证。会员登台的我会会员学术活动日演讲,每年举办的演讲比赛,正是演讲型人才产生沃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力复兴的今天,我会需要演讲型人才,社会需要演讲型人才,高品质的国学演讲,是优秀国学文化得以弘扬的重要途径。而我会举办的国学演讲大赛,就是这么一个发现人才,打造人才的具体步骤。 二、参赛者的演讲水平正在逐年提高 虽然各位参赛者演讲水平表现不一,尚存在这样那样的提升空间,但是相较前两届来说,整体的演讲水平还是有所提升。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会一定会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人员众多的国学演讲队伍,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会传承文化、造福社会的历史使命。 三、关于演讲的评判标准 一场好的演讲一定要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演讲的内容 第一,要符合主题,符合要求,不跑题。第二,演讲内容要把握正确的方向,符合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具备正能量,积极向上。第三,内容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分明,层层递进,时间把握恰到好处。 2.演讲的表现形式 第一,表达流畅,具有激情,有感染力,幽默风趣。是否赢得了掌声、笑声。第二,具备肢体语言,动作表情丰富自然。第三,课件的制作要符合规范,在注重赏心悦目的同时,不能喧宾夺主,不要忘了文字是主题,图片动画是渲染,故不宜太重。 图为王炳中会长讲话 最后,会长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研究会提供的平台,珍惜难得的每一次锻炼机会,不断打磨自己。希望大家积极主动报名会员学术活动日演讲,优秀者还可以推荐到我会“辽海•沈阳讲坛”讲点,纳入演讲安排。也可以参与我会走出去,面向社会机构的国学演讲,向更广的听众来展示自己,弘扬国学,为传承文化、造福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秘书处 2018年3月20日 |
上一篇:2018易学主题郊游圆满结束 |
下一篇:我会第四期人相学培训班开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