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06 | 来源: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 浏览次数:0 |
2018年8月4日,我会首期中医基础普及班在沈阳市周易研究会会址正式开课。本次课程由中医学专业硕士、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师冯秀芝老师主讲。冯老师在大学任职期间,主要从事中医学课程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对本次培训所授内容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本期中医基础普及班一共28学时,课程内容完全按照我会易学研究者的独特视角设立。会内外近30名学员参加此班学习,该班逢周六上课。 冯老师首先从中医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哲学基础出发,逐渐引入中医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等基本概念,最后通过举例,让学员认识常见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养生防治原则,把尽可能多的知识倾囊传授给了现场的学员。课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老师的讲课方式流畅,虽然知识点密度大,但是通俗易懂。中医基础普及班的师资,保持了沈阳市周易研究会对授课教师选择的一贯严格要求,同时也能体现出辽宁中医药大学讲师的专业水平。 图为冯老师授课现场 开课前,按照我会的例行安排,冯秀芝老师带领学员在三圣殿前进行易学课前礼,共同祭拜创易三圣。 图为易学课前礼现场 图为会长讲话 王炳中会长以学员的身份全程参加了第一天的课程。上午课程结束前与学员合影并发布精彩讲话。王炳中会长首先代表我会欢迎各位学员来到中医基础普及班的课堂,同时,针对本班发表了四点意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真正步入了复兴的征程。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部委,如教育部、科技部、广电总局、国家卫健委等各职能部门都在扎扎实实地践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落地举措。我们应该踏好这一历史节拍,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践行党中央的号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所成就。 2.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的过程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医学作为一门学问、一种文化、一门技术,同时也可以称为是一种艺术,正面临失传这一非常危机的状态。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组织,沈阳市周易研究会正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开设中医基础普及班,正是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研究中医甚至能传承中医文化。同时,因为中医和养生紧密相连,学好中医,知道养生的学问,可以造福家人和朋友,这个是我们研究会开设中医基础的一个重要动因。 3.自古就有“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之说,中医和易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我们易学研究者应该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医文化,从而更好地辅助易学其他科目的深层次研究,使易学在人体健康规律的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从而造福社会。这正是我会开设这一普及班的另一个目的。 4.沈阳市周易研究会多年来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培养优秀的易学、国学人才,我们的理念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搭建易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发展的平台。这个平台上我们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课程,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大家学到一定的程度,还有机会成为我会的专家,为研究会、为整个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在我会的大平台中,大家还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以共同践行我们的易学文化,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步入沈阳市周易研究会的大家庭中。 最后会长祝愿大家在中医班上都能有所收获,通过本班的学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更加深厚,将来成为国学文化的栋梁之才。 图为部分学员合影 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秘书处 2018年8月6日 |
上一篇:沈阳市社科联领导来我会指导工作 |
下一篇:热烈祝贺我会荣获16—17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