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学会公告
  • 学会信息
  • 易学先贤
  • 炳中易学
  • 易学传承
  • 易学服务
  • 学术共飨
  • 风水设计
  • 易道书画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学会信息 > 学会动态 > 内容
  • 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北京年会邀请函
    发布时间:2010-06-15 来源: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浏览次数:0
  • 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北京年会

    邀请函

    主题: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尊敬的先生/女士: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与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许多现代生态文明倡导的发展原则。众所周知,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吸引着千万友邦学子攻读汉学,而古老文明的文化根源主要来自于中国古老的文化典籍。在易经、诗经、礼经、乐经、书经此春秋六部经典中,易经排在首位,曾被推崇为六经之首。易经所阐述的易理无论是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还是作为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实践的重要理论,对几千年中华农业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

      国际易学大会是由海内外传统文化学术研究机构共同发起的国际易学学术会议,自1984年首届举办以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在民间往往把《易经》视为神秘,玄虚,甚至迷信。而学术界是把《易经》列为科学和文化的范畴。我们研究《易经》,不仅仅是研究它的易理,而是要掌握它的科学内涵与思想精髓,更好地为人类的今天与未来服务。把《易经》运用于促进世界和谐与人类发展进步;把《易经》运用于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共融,促进人类新文化的建树;把《易经》运用于人类的科学进步、共荣共兴,把《易经》文化,《易经》理论,《易经》科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于2010年10月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会议将围绕传统周易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展开。

      如果从思想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倡导生态文明也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古代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是一种朴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对维护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是21世纪人类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把传统文化群经之首的《易经》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的结合,这将是历史性的变革与突破。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把人与自然的灵性互动作为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也就是把自然看做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立足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强生态管理,切实营造相应的人文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化,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发展生态经济,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总之,《易经》不仅是传统文化思想之瑰宝,也应该是创建新文化,新理论,新科学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我们如何把《易经》由迷信变为正信,由玄虚变为现实,由神秘变为科学,这将是我们每位学者所面临的新课题。这也是这次大会的宗旨。

      我相信,本届大会在有识之士积极参与下、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必将有力推动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相信各位专家学者定会站在历史的至高点,用全球共赢的目光审视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一定会以科学、公正、辩证的观点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我以本届大会执行主席的名义诚挚邀请您参加本届大会。

      期待您的热情参与!


    高 燕      

    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执行主席


    一、国际易学大会背景:

      首届国际易学大会于1984年11月在韩国召开,国际易学大会历经二十六年发展过程,二十六年来在美国、韩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易学大会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文化、阐述易理精蕴、推展易学思想、创造文化发展”。大会一贯坚持以和谐为目的,充分体现和谐世界、天、地、人合一的理念。

      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于2010年10月15-1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经中国科协批复,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国际易学大会主办,北京明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共同承办。其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旨在继承和发扬周易的生态智慧,以促进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希望易学研究者能多角度地将《易经》文化,《易经》理论,《易经》科学充分地与社会,人文,环境,建设,规划,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相结合,让《易经》这块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在世界新文明的创建中放出其应有的光芒。

    二、大会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国际易学大会

    承办单位:

      北京明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

    协办单位:

      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培训基地 北京经济管理函授学院国学院 北京市周易研究会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雷州市妈祖文化研究会 山东省周易研究会 韩国易理学会 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 上海宙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新加坡易经研究会 中国姓名文化研究会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 延边周易学会南京大学周易研究所 国际易经应用学院国际易学联合会 宁夏易学研究会 河北省周易研究会 中国易学堪舆研究院 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会 上海市易经学会 广东省易学研究会 华山周易学会 承德市易经研究会等

    大会名誉主席:

      王玉庆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

      汤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唐明邦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大钧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会长

      肖汉明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大会学术顾问:

      汤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唐明邦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大钧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会长

      肖汉明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如松 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

      白云山 韩国易理学会会长

      邵崇龄 国际易学大会会长

      沈树圭 新加坡易经研究会会长

      亢   亮 中国易学堪舆研究院院长

      张志春 河北省周易研究会会长

      成中英 国际易经学会美国总会会长(美国)

      郭 彧 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

      李书有 南京大学周易研究所所长、教授

      郭景喜 易学堪舆专家

      陈志威 澳门易学会会长

      霍斐然 中华易学科学院研究员

      张晓雨 山东周易研究会会长

      张志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刘金明 宁夏大学教授

      茹呈智 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秘书长

    大会执行主席:

      高 燕 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院长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10年10月15日—19日(10月15日报到)

      开幕式地址:全国政协礼堂(拟定)

      报到地址:北京京丰宾馆(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61号)

    四、会务费:本院会员2500元(凭会员证);非本院会员2800元(含五 天四夜食宿及礼品),团队参会单位与大会秘书处联系。确认参加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的代表请及时填写回执表,并于2010年8月20日前传真(86—10—64115108)至大会秘书处。参会代表预交会议报名费800元,报到时冲抵会费。

      汇款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西三区27号楼804室

      收款单位:第22届国际易学大会组委会收

      邮 编:102218

    五、大会宗旨:

      牢固树立人类和平、和谐、安全、健康共同发展的理念,站在历史的至高点,用全球大同的目光审视人类文化,以科学、公正、辩证的观点,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研究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她为人类文化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智慧亮点,对亚洲和世界产生的影响,总结出人类文化交流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其形成的规律,让人们充分认识何为《易经》,并清醒地认识到《易经》不是迷信,而是道家文化的精华,是古代人类的科学思维与行为哲学,它应该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历史见证,是先哲智慧思维科学的具体见证!从而告诉人们,《周易》是一本“普世之书“,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认识它、了解它,科学、全面地品读它。我们应该深刻研究《易经》,让《易经》文化为现代人类服务。

    六、大会目的:

      当今的时代,应该是以人为本,科技飞跃发展的时代。今天,我们研究《易经》,就是要以易理,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观念,深谙《易经》卦辞中的管理大道。

      今天的世界发展方向是正气、正义与和平、和谐。可见易理对今天的人类仍然具有指导作用。

      《易经》是贯通古今、博大精深的思维哲学与行为科学。我们研究《易经》,不仅仅是研究它的易理,而是要掌握它的科学内涵与思想精髓,更好地为人类的今天与未来服务。把《易经》运用于促进世界和谐与人类发展进步;把《易经》运用于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共融,促进人类新文化的建树;把《易经》运用于人类的科学进步、共荣共兴,这将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七、大会意义:

      积极、热情、客观地交流人类优秀文化遗产,让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人类所共享,这将是促进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实现人类安全、健康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今的时代,是世界各国先进文化互相交流、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从而进入人类先进文化共融、共兴、共同发展的崭新时代。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拥有众多的圣人先哲与聪明人才,今日科学的进步与发明发展,也是传统文化奠基、演绎、推进的结果。现代科学是对传统文化的巨大革命性飞跃。但也不能否定传统文化的基础。应该说《易经》是中华古代文化的基础。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无论是孔孟之说,老庄之道,还是孙子兵法等,他们的思想基础都是《易经》。

      《易经》还告诉了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即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如其“近取诸身,远取诸身”既是《易经》来源的解秘,又告诉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即观察事物要用联系的观点,从自我出发,联系身边的事物,做到周详。其中例子很多很多,举不胜举。所以说《易经》应该是中华古文化的精萃,一些先哲们称它为“群经之首”。这一举世公认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自豪。对这一优秀文化成果,应该打破国界与疆土,全人类共享。

    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进步,已进入科学文化互相供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崭新历史阶段。因而,大家从五湖四海汇聚一堂,共同研习《易经》文化,科学掌握《易经》文化,让《易经》文化为全人类服务,促进人类新文化的建树,这必将对促进人类共同进步,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八、组织框架:

      大会学术委员会:

      主 任:汤一介

      副主任:唐明邦 刘大钧 张志春

      委 员: 茹呈智 廖墨香 霍斐然 张晓雨 刘逢然 吴忠宽 冯云初 崔彦军 赫英范 黎石国 黄 鉴 王炳中 秦伦诗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 任:刘全军

      委 员:邢正华 郭水坚 孙开明 杨永虎 徐艺臻 吴吉平 曾中贵 吴道宪 田 野 王金山 刘盛世 陈炳初 尹昌日 简成道 周 乐君 张立洁 罗玉贤 雷明善 文英子 樊芯伟 吴弘禄 李高仁 黄水源 刘宏俊 朱传柯 王柄荃

      大会安全保障委员会:

      主 任:宫兆军

      副主任:庄富国

      大会法律顾问:张水宝

    九、大会拟邀请贵宾:

      全国人大、政协有关领导

      国家环境保护部领导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

      王玉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

      张志功 中央统战部原办公厅主任

      陈琪林 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原司长

      任官平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

    十、大会拟邀请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汤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唐明邦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刘大钧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会长

    肖汉明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志春 河北周易学会会长

    白云山 韩国易术人协会中央会长

    邵崇龄 社团法人中华易经学会荣誉理事长

    倪淑娟 社团法人中华易经学会理事长

    成中英 国际易经学会美国总会会长(美国)

    邵伟华 中国国际周易联合会名誉会长

    亢 亮 中国易学堪舆研究院院长

    陈志威 澳门易学会会长

    邱亮辉 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孙 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中心副主任

    耿 奎 中华周易协会会长、国际易学风水研究院名誉院长

    张延生 国际著名易学大家、中华周易协会名誉会长

    沈树圭 新加坡易经研究会会长

    李书有 南京大学周易研究所所长、教授

    黄 鉴 时空网络学创研人、中华周易协会副会长

    赫英范 国际易经应用学院院长、

    秦伦诗 哈尔滨易经研究院院长

    王少英 宁夏易学研究会会长

    章如庚 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培训基地副主任

    廖墨香 南开大学数学系教授 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顾问

    王浩骅 中国姓名文化研究会会长 中华周易研究会会长

    练力华 国际易经风水科学研究院院长

    一 普 国际(中国)易学研究会会长

    王连革 中国风水策划研究院秘书长

    杜新会 河北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奇门遁甲专家

    释天几 国际华夏周易协会执行会长

    姚秉辰 中国华山周易学会会长

    孟政燚 香港国际易经研究院院长

    邵邦林 中华周易研究会副会长

    成汝善 著名易学专家、中华周易协会副会长

    秦文学 安阳市周易研究会会长

    张志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吉 祥 全球华人联合会主席 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顾问

    霍斐然 中华易学科学院研究员

    钟浩天 广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

    裴 翁 中国易经协会会长

    王炳中 中国国际易经应用科学院院长

    李德雄 园林高工、教授 木子兵法

    李 定 上海易经学会会长

    黎石国 广东省易学会会长

    吕文艺 著名易学专家

    于 夫 安阳周易专修学院副院长、教授

    袁国君 承德市易经研究会会长

    陈传渝 重庆市三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金明 宁夏大学教授

    段建业 中国文化书院易学研究所所长

    钟 政 中国神通风水文化研究院院长

    邓海一 俏梅花预测体系创始人 著名易学学者

    尹文华 中国堪舆研究院秘书长

    刘岳鑫 包头读易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

    张晓雨 山东周易研究会会长

    赵丹青 澳大利亚周易研究会副会长

    江 山 吉林市周易研究会会长

    冯云初 古建筑专家

    刘振学 著名易学专家

    邀请嘉宾增加中………………………

    十一、大会解析:

    1、国际易学大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久不衰,今年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本届会议是纯学术性会议,会期五天按照国际惯例举行,让各位专家有更多的时间相互交流研讨。

    3、国外友人参会人数众多,有直接和国外同行交流的机会,全程有翻译。

    4、顶级演讲嘉宾:汇聚国内外传统文化、易学文化、国学等知名专家、教授与参会代表面对面交流。

    5、高端人脉拓展:为您搭建与专家、教授交流平台、广建社会资源,实现拓展人脉关系,与影响业界的导师及地产精英沟通,传播易经文化,展示我们的能力。

    6、大会论文集全国发行,并送入国家图书馆收藏。

    7、入住的京丰宾馆是20几年来接待全国两会代表的宾馆,环境优美、让与会代表有安静的交流机会。

    8、赠送精美礼品。

    十二、邀请嘉宾及参会对象:

      本次北京年会拟邀请国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与建筑环境方面的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和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策划、易学专家、道教文化研究者、风水专家、各大学哲学、环境系教授、风水书画家、规划设计院、园林绿化单位、企业董事长及各省市传统文化研究机构代表等出席会议。

    十三、会议议题: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2、周易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3、易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4、人类环境面临的危机与对策

      5、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精髓

      6、易学案例实践分析

      7、传承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架构

      8、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

      9、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及营销

      10、传统文化与建筑文化

      11、易经与城市经济发展

      12、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发展

      13、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14、如何把东方传统文化思辩和文化与现代科学、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15、如何创建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十四、媒体支持:

      通讯社:新华社、中新社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北电视台

      报刊类: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建筑报、中国房地产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科技日报、《新地产》、《楼盘与风水》(香港)

    网络类: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经济网等媒体。

    十五、参会论文要求及截止日期:

    (1)论文内容:围绕易学、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相关的内容展开,论文一律不能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种族等内容。

      (2)每篇论文限在3000字之内(图表不限)。文稿要横排、格式一律用A4纸以宋体4号字激光打印,主标题以2号黑体,副标题用4号仿宋体,中间隔一行空间,论文及个人简介500字内,于2010年07月30日前发至大会指定邮箱,以便编印出版论文集。论文内容优秀者入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论文集(论文版权归大会所有,不设稿酬,论文集编委对入选论文有选择权和修改权。)(来稿请注明作者相关简介及联系方式择优刊登于官方网站)

    (3)论文截止日期:2010年07月30日。

      (4)组委会邮箱:bjgjyxdh@126.com

    十六、联系方式:

      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秘书处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西三区27号楼804 (邮编:102218)

      联系人:周红涛 李彦青 周乐君 杨永虎 徐艺臻 孙楷明 王金山

      电 话:010—64117528 64115108 13910207637 13701274732

      传 真:010—64117526 64115108

      网 址:www.fswhyjy.cn

      邮 箱:bjgjyxdh@126.com

    附件一: 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参会代表回执表(个人)

    附件二: 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参会代表回执表(团体)

    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北京年会邀请函


    第二十二届国际易学大会北京年会邀请函


  • 上一篇:2010年首次理事会会议召开
    下一篇:在2010年会员大会上的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