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01-25 | 来源: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 浏览次数:0 |
王成桓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颁布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年版)中首次提到风水文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规范首次对风水文化给予的评价与定位。 规范中指出:“应用辨证的观点研究住宅风水,正确引导居住者理解住宅风水,创造出符合心理健康的居住环境”。 同时又强调:“住宅风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深远的影,它既含有科学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风水理论,正确理解住宅风水与现代居住理念的一致与矛盾,有利于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注居住与自然及环境的整体关系,丰富健康住宅的生态、文化和心里内涵。” 风水学就是人居环境学,住宅风水理论有史以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指导着人类探索美好居住环境的实践活动。人类生存在山脉、水系、植物丰富的自然环境中,就会像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一样,去探索大自然,总结有利于居住的风水环境。同时,人们为了营造舒适、美观的生存环境,还会创造一些人文景观和人造园林等建筑,这些自然形成和人为营造的环境景观,都会对人类产生种种物理、生理和心理效应,这种效应就是风水效应。 规范中对风水的定位是客观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定要把风水文化与民俗文化区分开来,更要把风水与迷信区分对待,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认识住宅风水,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风水文化写进国家技术规范,说明了国家相关部门对风水文化现象的存在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肯定它的存在。作为建筑易学工作者,应该与时偕行,深入研究、挖掘、验证风水理论,来指导住宅建筑的实践,为建设美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上一篇:小格局之办公桌风水(张津源) |
下一篇:形煞漫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