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0-09 | 来源: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 浏览次数:0 |
在当前世界性的“风水热”中,好多国家也对中国的罗经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请中国的学者远赴欧洲讲解中国罗经者有之;生产标有德文或日文的简易罗经者有之;在“世界风水大会”上,外国学者手持中国罗经大讲特讲其玄妙用途者有之。 德国生产标有德文的罗经,上面既有“先天八卦”,又有“后天八卦”,是一综合性的罗经。不难看出,虽然标注的是德文,但是其“软件”圈层还是根据中国罗经的有关圈层演变而来的。我们的先人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今的德国人在罗经方面,却是“中学为用”了。从日本生产的罗经中可以看到,他们采用的是《周易·说卦传》中所说的八卦方位,既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的方位,也就是所谓的“后天八卦方位”。其硬件部分采用现代指南针技术,盘内标有四正与四隅八个方向,正与“后天八卦”的所在方向重合。八卦之外只有一层“二十四山”,之外还有十二地支圈层,之外还有遁甲八门及紫白洛书数配五星,之外是圆周360度刻度。方盘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虽然这一罗经的圈层较少,但是却很实用。 网上传说,日本要把源于中国的风水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网友出于爱国热情,纷纷表示愤慨和焦虑。这就从另外一方面证明,原本发源于中国的古老风水文化,在日本的宣传和利用的情况,已经到了要申请保护的程度。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提示国人,要尽快地行动起来,研究考证源于中国的风水文化,分清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从而构建新时代健康的地理环境规划的文化内容,让古老的风水文化能够“古为今用”。 有人说,当前源于中国的风水已经在世界上普遍传播,风水概念的外延已经无所不在。所以,中国大陆说“风水”也是势不可当的文化现象,这不是一些人发点儿文章进行批判就可以不说的问题。汉代的杨恽说:“夫人情所不能止者,虽圣人弗禁。”既然“风水”之说不能人为禁止,那么罗经的使用也同样是“势不可当”的事情。所以,问题不在于禁止罗经的使用,而在于使用什么样式的罗经和如何科学地使用罗经。 有人说,中国的好多事情都是“出口转内销”才“热”起来的,此话似乎也不尽然。以罗经为例,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这是外国人早就承认的事实。罗经上面的“硬件”就是指南针,它具有辨别方向的根本作用,这是没有人否定的。至于它上面那些用文字和符号构成的“软件”圈层,也不是古人随意画上去的,它既有古文献方面的根据,又有古代天文与地理方面的观察成果,甚至还有人文与科学方面的积淀。当然,我们也不必回避它具有某些玄学的成分。我们面对中国罗经风靡世界的情况,既不能洋洋得意,也不能妄自菲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从头审视中国罗经发展历史及其构造的过程,科学规范、科学利用中国的罗经。 有人说“凡是手持罗经对着阳宅看风水者,都是不懂罗经用法的人”,这样的说法或许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古有“下罗经”的说法。所以,如果要真正要把“风水”看得透彻,真正要使用罗经去“看风水”,那就应该首先学会如何使用罗经! 有关“中国罗经十讲”,一至六讲由笔者撰写;罗经实用部分的七至九讲,由河南滑州的刘中先生撰写;从符号学角度透解大小游年及其翻卦的第十讲,由上海的李定博士撰写。刘中先生从事地理环境规划工作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在理论方面也有独到的研究成果,甚至一直在使用自己设计制做的罗经。李定博士则在易学符号系统的研究方面独树一帜,有许多新见解发前人之未发。附录内容为笔者从《四库全书》复制,与刘中合作标点。 |
上一篇:滴天髓 |
下一篇:卜筮正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