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08-13 | 来源:沈阳市周易研究会 | 浏览次数:0 |
外界认为中国的表态在“逻辑学上是存在悖论的,即一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奇怪说法。”“中国在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官方表态一直相当模糊”。“模糊”一词是一般人都能听懂读懂的说法,而太极理论则是研究周易的人才能读懂和听懂的说法。在研习周易的人看来,模糊和太极可以说是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而已。 太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初见于《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与八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宋代理学家朱熹则认为太极就是理,在他的《朱子语类》中解释太极时说“太极”只是一个混沌的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太极就是道,道就是太极。如他在《张子正蒙注·太和》中说:“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对此我们可以说太极和理,还有道,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相关联的概念,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是哲学或者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概念。朱熹说得更直接,他说“太极”是“一个混沌的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那么一个“混沌”的道理和模糊是不是越来越想像了呢。因此外电评说的中国的在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官方表态一直相当模糊”完全和易经的太极“心有灵犀”就绝不为过了。可以说正因为“中国相当模糊”的太极式表态才赢得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新老盟友的一致认可。从易学的角度言,中国是一“太极”,而俄罗斯和乌克兰就是“两仪”,中国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中的外交辞令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的国学智慧,中国在这场全球关注的模糊表态中不但赢得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的尊重,也获得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阵营的认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三个人本来是好朋友,其中的二个人因为一件事闹翻了,那么另外一个人应当怎么表态呢。他不能肯定一边,否定一边,他正确的表态应当是对二个人都肯定,这样子让二个人都感到他说的有道理。通过中国在俄和乌冲突中的表态,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这些知识直接或者间接都和易学有关联,中国的易学,致广大,极精微。真的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
上一篇:“天下唯我独尊”的辩证关系——读“探本溯源”感悟(王依晗) |
下一篇:搬家莫忘讲风水(冯宗炜) |